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FontPark 2.0 by Yugo Nakamura 中村勇吾
FontPark2.0
是個文字創作的網站,於2008年開發,創作者為中村勇吾
中村勇吾(Yugo Nakamura)1970年出生於日本,1996年自東京大學建築設計系畢業,在日本有Flash教父之稱,其作品被收入在巴黎龐畢度中心、維也納藝術村、倫敦設計博物館中。中村勇吾畢業後從事四年的建築工作,在2000年服務於Business Architects inc.,正式投入Web Design,由於他的建築設計背景,將空間與力學等概念注入Flash中,創造了許多互動的新模式,也成為全球Flash設計人員競相效仿的對象。中村勇吾現居住在日本東京,並於2004年成立自己的互動設計工作室 -- tha ltd.。
中村勇吾對於平面設計的相關知識多來自於網路,一開始他著迷於文字解構(Typographic),當時在平面設計所常見的堆積文字,他卻能以互動的方式來表現。在他剛接觸Web Design時,深受MIT LAB的John Maeda影響,John Maeda讓中村勇吾體悟到什麼叫做「互動設計」,John Maeda的個人網站:http://www.maedastudio.com更是他最常逛的網站之一。後來中村勇吾將Flash互動設計發揮到極致,並承接許多國際知名的各項專案,所製作的專案不管在設計面或功能面上都令人驚豔,特別是在使用者介面的部份。此外,他的Flash作品更榮獲Cannes Lions、OneShow、Clio Award、NY ADC等多項大獎。
中村勇吾除了工作時間之外,都在經營自己的Yugop網站,並持續進行許多互動實驗,不斷的延續先前的創作形式,以物理、力學的角度去做不同的變化,並將研究成果公布在網站上,甚至套用在進行的專案之中。Yugop網站儼然如同Flash圖書館,儘管國內鮮少中村勇吾的相關報導與介紹,但有心鑽研Flash互動設計者一定知道這號人物,並以其網站中的範例作為練習依據,從中衍生出更多的應用。中村勇吾多次在亞洲、美國以及歐洲等地巡迴展覽及演講,更於2004年應邀來台分享他的Flash互動設計研究。
link http://us.uuu.com.tw/epaper_all/usexpress_003.htm
http://fontpark.morisawa.co.jp/
是個文字創作的網站,於2008年開發,創作者為中村勇吾
中村勇吾(Yugo Nakamura)1970年出生於日本,1996年自東京大學建築設計系畢業,在日本有Flash教父之稱,其作品被收入在巴黎龐畢度中心、維也納藝術村、倫敦設計博物館中。中村勇吾畢業後從事四年的建築工作,在2000年服務於Business Architects inc.,正式投入Web Design,由於他的建築設計背景,將空間與力學等概念注入Flash中,創造了許多互動的新模式,也成為全球Flash設計人員競相效仿的對象。中村勇吾現居住在日本東京,並於2004年成立自己的互動設計工作室 -- tha ltd.。
中村勇吾對於平面設計的相關知識多來自於網路,一開始他著迷於文字解構(Typographic),當時在平面設計所常見的堆積文字,他卻能以互動的方式來表現。在他剛接觸Web Design時,深受MIT LAB的John Maeda影響,John Maeda讓中村勇吾體悟到什麼叫做「互動設計」,John Maeda的個人網站:http://www.maedastudio.com更是他最常逛的網站之一。後來中村勇吾將Flash互動設計發揮到極致,並承接許多國際知名的各項專案,所製作的專案不管在設計面或功能面上都令人驚豔,特別是在使用者介面的部份。此外,他的Flash作品更榮獲Cannes Lions、OneShow、Clio Award、NY ADC等多項大獎。
中村勇吾除了工作時間之外,都在經營自己的Yugop網站,並持續進行許多互動實驗,不斷的延續先前的創作形式,以物理、力學的角度去做不同的變化,並將研究成果公布在網站上,甚至套用在進行的專案之中。Yugop網站儼然如同Flash圖書館,儘管國內鮮少中村勇吾的相關報導與介紹,但有心鑽研Flash互動設計者一定知道這號人物,並以其網站中的範例作為練習依據,從中衍生出更多的應用。中村勇吾多次在亞洲、美國以及歐洲等地巡迴展覽及演講,更於2004年應邀來台分享他的Flash互動設計研究。
link http://us.uuu.com.tw/epaper_all/usexpress_003.htm
http://fontpark.morisawa.co.jp/
Deanne Cheuk









Deanne Cheuk 出生於澳洲西部邊城Perth,就讀當地Curtin University。1994拿到大學文憑。年僅20時就獲聘澳洲雜誌<
1999年到紐約旅行便愛上了紐約,五個月後就搬到紐約繼續她的設計工作。她進入
David Carson設計工作室工作,同時也在廣告商Dirty Water擔任藝術指導。之後累積許了多多的人脈後,便開始又重拾雜誌社計的工作。她也是Young Guns歷屆獲獎者之一。
詳細資料請參閱官網 http://www.deannecheuk.com
材質的創意運用-handmadefont設計團隊

來自Estonia,由Vladimir Loginov 與 Maksim Loginov於08年創立的HMF(handmadefont),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一家設計公司。他們是字體設計字體的專業團隊,字體風格獨特。運用生活周遭隨手可得的物品,石頭、食物、線材、布料...等,創造出有趣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知道的字型設計。這兩位有趣的設計師擁有無盡的創意能量,因為他們認為保持開放的心態,放任想法孳生,藉由設計的技巧讓他們的好點子成真,因為他們相信好的點子絕對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
字有神奇的功能與魔力,運用不同的材質,創造賦予作品與眾不同的魅力。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領略HMF,創意文字的神奇魅力吧!GO!


影片分享
2007年11月Tokyo Design Week ,由日本motion graphics company"wow"所製作的graphic typo,名為TENSPACE。
TENSPACE
BODONI
MOTION TYPO
Alex Gopher - MOTION TYPOGRAPHY
I DONT MIND THAT by LEMAR
Gehrisch + Krack
TENSPACE
BODONI
MOTION TYPO
Alex Gopher - MOTION TYPOGRAPHY
I DONT MIND THAT by LEMAR
Gehrisch + Krack
實驗印刷為特點的藝術家和設計師Oded Ezer



Oded Ezer出生在拉馬特甘,成長和生活在以色列,作為一個平面設計師。 有趣的是,閱讀如何服務於以色列軍隊幫助培養他的創造力,並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個設計師。


Oded Ezer(欧德.艾泽)是位成功的商業平面設計師,同時也在教授字體設計.他還用希伯萊語和拉丁語嘗試不少字體設計項目,如Typosperma——字體和微生物的一種奇怪混合,他探討解剖每個字母的構造以希伯來文和拉丁字母,並結合書法元素和有機仿生設計。雖然他的生活工作為一個商業設計師,他也能找到足夠的時間用於實驗文字藝術,在那裡他探索非傳統的解決方案在希伯來文字體。 他的海報和圖形作品已被世界各地展出並出版。
Oded Ezer:該印刷工指南銀河 是他出版的書,提供發人深省的文字,它還提供了一個迷人的現代希伯來語字母和塑造的挑戰以色列的早期圖形標識。 他的設計往往是一個微妙的宗教和文化遺產的希伯萊語的平衡,並在同一時間推動邊界注入生命和想像。
贏得了許多本地和國際獎項,包括金獎,在國際設計競賽的名古屋設計中心,日本(2000年);優異獎在第四屆競爭,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和證書卓越在“布克沃拉茲”,一式設計比賽,莫斯科,俄羅斯(包括2001年),以色列教育部設計獎(2003年)。 2005中國台灣國際海報設計獎、雙年展等.............
相關訪問影片
相關採訪連結
Philippe Apeloig -為字體而生的男人
«Philippe Apeloig vit en typographie et lui donne vie.»
曾被人這麼評斷著的Philippe Apeloig,或許也是字體為他而生的男人。
不僅是個專業設計師,同時為一名藝術家的Philippe apeloig於1962年出生於巴黎。
早年於荷蘭實習時曾受到俄羅斯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以及德國包浩斯(Bauhaus)精神影響,
他的字體創作根基於簡單的線條與建築概念。
正植23歲青年時期,philippe就已經在巴黎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任職,開始平面設計師的生涯。philippe多與文化機構合作,在奧塞美術館及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擔任平面設計師ㄧ職時,創作了許多經典之作
如1987年為奧塞美術館第一次舉辦的大型臨時展覽:
«Chicago, naissance d'une métropole »所設計的海報。
1989年成立apeloig studio 工作室。
自1997年開始,他更任職於羅浮宫的藝術指導,而2003年起正式成為羅浮宫的藝術總監。
philippe的創作受到許多人的影響,在«inside the word»這本著作中他提到自己的靈感來源,
舉凡早期在阿姆斯特丹實習期間,他即受到俄國藝術家el-lissitzky,Kazimir Malevich以及荷蘭的現代藝術運動風格派(de stijl)的吸引,自此對現代字體設計產生強烈的興趣。
法國設計師cassandre,(同時為海報設計師,字體設計師)的作品也常成為其創作的參考對象。
於美國工作期間,他更是對於paul randy在設計的細微處及感染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極富觀察力,有著旺盛好奇心的philippe,不只從繪畫中得到設計的靈感,抽象雕塑與建築都對他的創作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談到字體設計, philippe彷彿有著說不完的熱情及見解,他認為字體設計是ㄧ門介於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學科,同時具備功能性與美感。
喜愛現代感,饒富實驗精神的字體,philippe有趣的說道,當字體被不完美的創造出來時,那呈現出的扭曲以及弱點,反而為設計者的原創性賦予了更高的生命力。
這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philippe的作品總是既嚴謹卻又帶著頑皮的原因吧!
Typographie--->>
曾被人這麼評斷著的Philippe Apeloig,或許也是字體為他而生的男人。
不僅是個專業設計師,同時為一名藝術家的Philippe apeloig於1962年出生於巴黎。
早年於荷蘭實習時曾受到俄羅斯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以及德國包浩斯(Bauhaus)精神影響,
他的字體創作根基於簡單的線條與建築概念。
正植23歲青年時期,philippe就已經在巴黎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任職,開始平面設計師的生涯。philippe多與文化機構合作,在奧塞美術館及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擔任平面設計師ㄧ職時,創作了許多經典之作
如1987年為奧塞美術館第一次舉辦的大型臨時展覽:
«Chicago, naissance d'une métropole »所設計的海報。
1989年成立apeloig studio 工作室。
自1997年開始,他更任職於羅浮宫的藝術指導,而2003年起正式成為羅浮宫的藝術總監。
philippe的創作受到許多人的影響,在«inside the word»這本著作中他提到自己的靈感來源,
舉凡早期在阿姆斯特丹實習期間,他即受到俄國藝術家el-lissitzky,Kazimir Malevich以及荷蘭的現代藝術運動風格派(de stijl)的吸引,自此對現代字體設計產生強烈的興趣。
法國設計師cassandre,(同時為海報設計師,字體設計師)的作品也常成為其創作的參考對象。
於美國工作期間,他更是對於paul randy在設計的細微處及感染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極富觀察力,有著旺盛好奇心的philippe,不只從繪畫中得到設計的靈感,抽象雕塑與建築都對他的創作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談到字體設計, philippe彷彿有著說不完的熱情及見解,他認為字體設計是ㄧ門介於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學科,同時具備功能性與美感。
喜愛現代感,饒富實驗精神的字體,philippe有趣的說道,當字體被不完美的創造出來時,那呈現出的扭曲以及弱點,反而為設計者的原創性賦予了更高的生命力。
這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philippe的作品總是既嚴謹卻又帶著頑皮的原因吧!
Typographie--->>
Logotypes--->>
Année de la francophonie en France
2006
Société d'analyse des façons d'apporter de l'émotion dans les relations
entre les marques et les consommateurs
2008
Galerie d'art contemporain
Tel-Aviv
Logotype
2009
2009
Posters--->>

文字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OM5o-WuOls
圖片資源--->> Philippe Apeloig個人網站: http://www.apeloig.com/index.php
訂閱:
文章 (Atom)